古代小说萌生于南北朝,到了中唐,发展成形且到达首轮高峰,开启了独特的“唐传奇”时代。这些传奇的题材大多是关于神怪、爱情、野史或是侠义,而侠义类中首次出现了“女侠”的身影,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聂隐娘”和“红线女”,这也归功于当时多民族融合,民风开放。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来自于唐代小说家李公佐的《谢小娥传》(也被唐小说《玄怪录》改编收录),主人公就是一位唐朝“女侠”。不过她并不像聂隐娘能飞天遁地,也不像红线女身怀绝技,而是靠着坚毅的意志,女扮男装忍辱负重,最终得以手刃仇人。话不多说,以下就是这个故事:
谢小娥,是豫章(今江西境内)人,出生于一个大商户家庭。她八岁时母亲去世,因此父亲很是宠爱她,出外做生意时,也时常把她带在身边。等小娥长到十四及笄时,许配给了历阳的侠士段居贞。段居贞性格豪放重情义,平时交往的也是一些江湖豪侠。
谢小娥的父亲做生意多年赚下了巨额家产,但他也知道财不外露,平日里做事十分低调。谢父一向很欣赏女婿的侠义心肠,于是经常带着女儿女婿一同出外做生意,乘货船往返于江湖之间。
然而这好日子才没过多久,一次全家人出远门行商时,在江上遭遇了一大伙水匪。对方人多势众,谢家和同行的段家人最终抵抗不住,不但被水匪们抢走了船上的金银货物,谢小娥的父亲、丈夫、堂兄弟、夫家兄弟连同船上的几十个小童仆人统统都被水匪杀害,并沉尸江中。
谢小娥胸口也被砍伤,一条腿被折断,当场昏迷后被水匪扔到江中。也是她命大,在江中漂流了没多久,有艘路过的商船把她救了上来,熬了一天一夜竟然奇迹般地苏醒了,不幸的是伤好后留下了跛脚的毛病。
等到她伤好的差不多便上了岸,因为身无分文,离家又远,只能跛着脚流浪街头,靠乞讨为生。一路乞讨至上元县时,当时妙果寺的净悟师太收留了她。
自从经历了丧父丧夫之痛,谢小娥一直浑浑噩噩、心神恍惚。一次睡梦中,忽然梦到死去的父亲披散着头发,满身血污对自己说:“杀我者,車中猴,門東草。”(此处有字谜,所以用繁体,大家可以试着猜一猜)
又过了几天,梦到丈夫段居贞也是同父亲一般凄惨的样子,对她说:“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谢小娥醒来后仔细琢磨,始终不明白梦中父亲和丈夫说的是什么意思。只能把这两句话记在纸上,拿着到处去拜访附近有名的智者,但一时没人能解开这个谜。
当时上元县城是水路交汇的地方,有很多四面八方的客人在此地停留歇息。城里有一座瓦官寺,寺中有位齐物和尚,很尊重有学识的贤士,因此经常与一些有才学的人交往。谢小娥也时不时去寺中拜访,只要看到有穿着儒生装束的,都会上前拜见,请求对方为自己解谜,但始终没人能解出准确的答案。
就这样过了快六年,有个叫李公佐的人,当时刚刚卸任洪州判官,路过此地,顺便拜访瓦官寺与他相熟的齐物和尚。齐物和尚知道李公佐一向有才华,于是对他说:“有位叫谢小娥的孀妇,每次来寺中,都会拿一则十二字的字谜来请教,我一直解不出来,要不你试一试。”
李公佐听了让齐物和尚写下字谜,拿着纸条在窗边凝神想了一会,很快就心有所悟。于是立即让寺里的小和尚请来谢小娥,询问这字谜的出处。
谢小娥听说有人能解开字谜,一时悲喜交加,先是呜咽痛哭了许久,才对李公佐说:“我的父亲和丈夫,都被贼人所杀。后来父亲和丈夫先后托梦于我,只说了这两句谜语。”
李公佐说:“原来是这样,我仔细看了你的字谜,杀你父亲的是申兰,杀你丈夫的是申春。”
谢小娥追问理由,李公佐答说:“申年出生的属猴,‘車中猴’取“車”字上下各去掉一画,正好是个‘申’字。‘門東草’,草下有門,門中有東,是个蘭(兰)字。这是你父亲说的,而你丈夫说的‘禾中走’,指的应该是从田中穿过,也是个‘申’字,至于‘一日夫’,‘夫’字上面加一画,下有‘日’字,是个‘春’字。大概因为鬼神托梦无法向凡人明说,只能用这种交织错杂的说法。”
谢小娥听完再次痛哭,当场拜谢了李公佐,并把申兰申春四个字写在衣中,发誓要找到此二人并手刃仇人,洗刷娘家和夫家的冤仇。又问清了李公佐的身份,再三拜谢后流着泪离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
之后,谢小娥便易钗而弁,改作男子打扮,取名“士寂”,一边靠着给人做工谋生,一边辗转各地打听仇人的消息。因为早年经常跟随父亲出游,又遭遇过这些年的苦难,因此装作男子也很是自然,无人怀疑她的身份。
一年多以后,寻访到了浔阳郡,听说这一代有个申家村,于是前去打探。看到村口的竹榜上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申府招佣人。谢小娥便上门应聘,并询问这家主人的姓名。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家主人正是申兰。
于是谢小娥把工钱降低,应聘上了申家的佣人。虽然时常能看到申兰本人,心中愤恨欲死,但面上仍装作恭顺的样子。由于小娥做事勤恳,又有些见识,因此不久后就被提拔到申兰身边做事。时间久了,申兰也很器重小娥,后来甚至连出手抢来的金银布料,统统都让小娥亲自经手来办。过了两年多,都没看出小娥是女人。
谢小娥这两年在申家也见到不少谢家的旧物,都是一些金玉宝器和锦绣衣物,被申兰收藏在家中。小娥每次见到这些旧物,都忍不住捧着偷偷掉泪,暗自神伤。
申春与申兰,是一个宗族的兄弟。当时申春一家住在另一处村庄,但与申兰来往密切。这二人经常带人结伴出行,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回来时经常带着丰厚的金银货物等。每次只留谢小娥与女眷在家中看守,回来后也会赏赐小娥许多酒肉衣物。不过二人在家时并不时常呆在一处,小娥担心杀了其中一个,另一个会逃逸,于是迟迟没有找到机会下手。
有一天,申春带着美酒美食来拜访申兰,谢小娥心想:幸好李大人帮我解了梦中之谜,这应该是老天怜惜我,我的大仇就要得报了。
这天晚上,申兰申春宴请同党贼人,大家喝得酒酣耳热。等到那些同伙都走光后,申春去了内室休息,申兰则躺在庭院中呼呼大睡。
深夜,谢小娥带着刀偷偷潜入院中,把申春休息的房间用铁链锁上,先到庭院中把烂醉如泥的申兰头颅砍下。又大声呼喊隔壁埋伏的官兵,瓮中捉鳖将申春缉拿,当时缴获的赃款赃物有数千万之巨。
那么埋伏的官兵是哪里来的呢?原来谢小娥这些年早就收集了申兰申春两兄弟的罪证,又摸清了两兄弟手下几十名同党的身份。在这次行动前便去州府告发了这伙贼人,并见机行事与官兵们里应外合。趁着这次行动,官府终于把这伙贼人彻底铲除,将全员缉拿归案并按律判刑。
当时浔阳的张太守是个好官,很佩服谢小娥的意志和行动力。虽然小娥当时杀了申兰触发了律法,但张太守为她写了一封奏折求情并说明了具体情况,最终让小娥免于死罪,并放她回老家。从当初家人被害到此时大仇得报,竟已经历了近十年岁月。
谢小娥为父亲丈夫报了仇,终于回到了家乡,并与剩下的亲属们见了面说明情况。家乡有名望的豪族听说了她的事迹,都认为她是个奇女子,争相为家中子侄求娶。但小娥大仇得报看尽世情,发誓不愿再嫁,于是剪下长发披着麻衣,去牛头山出家求道,并拜了有名望的尼师为师。
自此谢小娥更加意志坚定,刻苦修行,第二年便在泗州开元寺受戒正式出家,法号就叫“小娥”,寓意是不忘本心。
这年夏天,李公佐路过泗州的善义寺,当时正好设有僧尼戒坛,新受戒的僧尼都要赶去。李公佐便入寺观礼,突然感觉人群中有人盯着自己看,原来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尼姑。
李公佐有些好奇,但没有理会准备离开。那尼姑追上来问:“大人是不是当年洪州的李判官二十三郎?”李公佐答是。
尼姑说:“我家仇得报,沉冤得雪,都是大人您的恩德啊。”说完便悲伤地流下泪来。
李公佐还是没记起对方是谁,谢小娥说:“我名叫小娥,当年是一个乞讨的寡妇,大人您当年为我解出了申春申兰两贼的姓名,难道您不记得了吗?”
李公佐这才恍然大悟,并询问贼人的下落。于是谢小娥把当年记下申春申兰姓名,四处寻访,暗自潜伏并最终手刃仇人的事一一说给李公佐听,并再次拜谢李公佐的恩德。
李公佐听了很是感叹,又佩服谢小娥的忠贞和气节,于是后来为谢小娥写了传记赞美她。
此后谢小娥便回到牛头山修行,再后来又放舟云游南方各国,自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她。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81995.com/1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