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

1.班级制度的意义与局限

意义:
①使大面积的教育教学成为可能,有利于普及教育;
②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③有利于促进同龄儿童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促进社会化与个性化,;
④有利于发挥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教学机构的功能。

局限:
①无法兼顾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个别需求;
②忽视甚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2.班级组织的发展\小学班级的发展:
①“被动分班”。传统的班级以学生的年龄或整体的学习成绩作为划分依据,学生是被动“分”进班级的,教师也通常是被“派”进班级的,班级成员一般会在一个学段内保持长期稳定,并被固定在一个固定教室。
②实验学校。杜威在其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坚持把各类孩子编在一班,没有年级、固定教科书和教学内容的分级。
③文内特卡制和道尔顿制。
A\文纳特卡制是由美国人华虚朋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分为两部分:Ⅰ.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学习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Ⅱ.通过音乐、艺术、运动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B\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的,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点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④不分级小学美国教育家古德莱德和安德森出版的《不分级小学》强调每个个体都有机会在能让人取得最大发展的不同的情境下学习,只要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儿童的班组安排可以在任何时候改变。
例:我国许多地方尝试实行的“分层走班制”。
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发展”。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545044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81995.com/1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