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作品目录电子版?张贤亮作品目录百度云

邻村的老宋,成为宋乙己有些年头了,谁送他的绰号,年深月久的不再有人记得,反正不是我。

虽只有高中学历,读过的书还真不少,不说破万卷,千卷是有的。并且呢,是钻进去精研细读的,这种人的存在,使世间称之为作家的码字匠分外的有地位。

漫长的三十年独居生涯,使他看淡了很多东西,不怎么与人来往,手头始终有点紧,不眼红左邻右舍的好日子,精神世界的富有使他的心态与现状不协调地有些宽厚。再过几年,他将是五保户待遇的享受者。

也曾娶过一妻,一位平常到毫无特色的乡间女子,只认得自己的名字,据称上过小学二年级。除了干活,还热爱聊天,对村里人的家长里短分外的上心。过了一年多,宋乙己忍无可忍,离婚了事。

琼瑶阿姨的小说使他中毒很深,老觉着人世间的某一处有个美丽极了素质极高爱好文学的女子在等着他,或迟或早,终有与他成为神仙眷侣的一天。活在梦里,梦到深处,流下泪来。

茅舍竹篱春色秀,男耕女织永相随,中秋弄管弦,同奏彩云归……

美到极致的田园生活,只存在于文字里,很多年过去了,意中的女子始终没有出现,即使出现了,宋乙己也未必养得起。

只有到了旧历的年底,村人们才觉得这伙计有存在的必要。家家户户的春联,无一例外地由他执笔,这家送那家迎,得几盒好烟,受一顿好饭招待。他的字,每一笔都耐看,都经得起推敲,看上去舒服极了。也许,他有书法家的天份,若逢机遇,得贵人提携,前景无限。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贵人都不曾出现。

平时,孙子弥月,儿子完婚,新居进火的大喜事也少不得对联,宋乙己却无缘这笔生意。他总想着创新,由自己设计出吉利话,主人家却不买账,非得让他照传统的老话抄不可,老宋他愿意才怪。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同是文青,也算是文友。时不时的,聚在一起做一些今天看起来毫无价值的交流,说些废话,卖弄点知识,吹点儿牛。相互之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若有五六人,个个穷着,兀自以“文化人”安慰自我,以为作家梦是可以兑现的。

渐渐地,要吃饭要养家,没法坚持了,大家散了伙。仍然沉浸其中的,唯有宋乙己一人。我有一大堆的文学类书籍,包括《鲁迅全集》,《战争与和平》在内的大部头名著,还有张贤亮们的作品,有一天,嫌它们占了屋里的地方,打算当废品卖了去。

宋乙己知道了,急急上门,说愿意接盘。放秤上约了一下,八十斤出了头,我说,就给30元吧,零头不要了。他摸了摸衣兜,说手头有点紧,过些天再给。当时的废纸价,4角钱每市斤。

很多年过去了,宋乙己似乎忘了这事,我也只好跟着忘了。

我们的日子渐渐好起来,辛勤劳作,五角一元地积累家资,不甘落于人后。宋乙己的文学梦始终没有醒,阅读积累的同时开始了写作,粗茶淡饭地捱过每一天。

后来,在本市的文学类杂志上发表过几篇短篇小说,还有诗歌散文等。凭良心说,质量真不低,可见其长久以来的阅读学习是用了心的。

又后来,宋乙己发现这家杂志的品位着实不堪,同期刊载的一些新人的作品质量让人无法置评,不忍卒读。于是觉得受了侮辱,不再与之为伍,停了投稿。

继续创作,前路漫漫。后来的日子里,他给我看过一部中篇一部长篇的书稿,凭我对文学的认知,对他的神速进步有些惊讶,论作品质量,我都没有资格提出修改意见了。

然而,正如他的毛笔字,总是力求完美,此后的年月,再未见他投过稿,人家瞄准的是《十月》,《中国作家》这样的高层次刊物。更主要的因素,是付不起投稿的邮费,那年月,文学类稿件十投九不中是大概率的事。

我迁居外地,忙于经营,有十余年不曾回过山里老家,与他也就断了联系,不知他混成了啥样子。

五年前,回老家筹备自建房事宜,才又见到了阔别十年有余的宋乙己。明显老了,脸色灰暗,形容枯槁,眼里却闪着寻觅的光。

据他说,后来又努力了几年,也曾投过几回稿,只是浪费了邮费而已。不再创作,仍旧阅读,主要是哲学类的。我不知道他到底能从这类阅读里获得什么,开口闭口海德格尔麦金太尔等等,听上去新奇而怪异。

我不懂,也不想懂这类东西,正如迅哥儿对回字的四种写法不感冒一样。因为很忙,因为没了共同语言,便没怎么搭理他。

村里的新楼依山傍水,森林掩映下的居住环境是城区里无法企及的,这两年的暑假,我总要领着第三代回山里避暑。宋乙己自然要找我拉话,除了我,只怕没人愿意听他说什么了。

去年起,贾浅浅副教授的一些事迹让他非常的不忿,上网搜来了能搜到的贾副教授的所有作品来阅读,边读边骂。这等水平,竟然可以是副教授,可以在大学里带研究生!

他是《废都》最早的一批读者,对这部时不时“此处省略180字”,不断出现小方框的“名著”,颇有微词是客气的,从心里认为它不具文学价值。彼千金,在宋乙己的眼里顶多普通高中生的水平,却是副教授。

每次来喝茶,他除了发泄对彼父女的不满,怒斥文坛圈子利益现象的不公,几无别的话说。

近些日子,又出现了贾副教授即将成为作协会员的新闻,更让他怒不可遏。

“鲁迅在他的遗嘱性质的杂文《死》里说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些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宋乙己虽然不再年轻,赤子之心却依旧在。

我对他说,鲁迅是鲁迅,老贾是老贾,不可同日而语也。

用宋乙己的话说,村西头的马寡妇哪啥很旺盛,说起话来全然不顾廉耻,如果形诸文字,借助回车键,弄成诗,说不定要大卖。难不成,也可以是著名诗人,也可以进作协?

他并未申请头条号,有怨气无处诉说,我成了他唯一的听众。大半辈子活成这样,不值啊。

需要说明白的是,宋乙己能进去的,是我们本市的,差不多个人只要……就能在上面挂个名的作协,不存在任何的实惠,还随时可能被“出书”骗子惦记上的,不具任何价值的虚名一个。与贾副教授看中的作协,是两回事。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545044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81995.com/1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