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常见的中成药不仅能治已病,还可以预防未病,了解点小常识,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头疼脑热,可以及时地处理。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护家人,保护身边的人!
往期分享
败毒丸在临床当中是治感冒的药,体质上有气虚不足的同时又有了外感,这就是中医大纲——理法方药的理。理,就是病因、病机。外感风寒湿邪,内里又有气虚不足的表现,这个时候需要解表散寒,祛湿止痛行气,然后稍稍扶住人的正气。
病因有了,然后就是法,既然是外邪而入,邪从表入,那即从表出,肯定要散寒祛风解表。
然后就是方,中成药:败毒散/人参败毒丸(散)。
羌活,独活
柴胡,川芎
桔梗,枳壳
前胡,茯苓
人参
生姜,薄荷
甘草
羌活和独活两味药既能够去外在的风寒湿邪,又能够燥湿。
柴胡解热,川芎止痛。柴胡这味药有一个好处,外能疏散风热,内能通达三焦,尤其是通少阳胆经,川芎入三焦经,能够活络止痛。
用桔梗宣肺,用枳壳行肺气降肺,一升一降,调节肺的升降契机。
前胡这味药是化痰药,但是同时又能疏风清热,用茯苓逐湿。因为一切痰都是因湿而滞。
以上的药,都是祛邪。

网图
人参扶助正气,大家一定要明确一点,在临床当中,人参真正的意义不在补气,而是人在感冒过程当中,内在的气不足,用以扶助人体的正气来驱邪外去,而不是补人体的正气不足。
为什么呢?因为感冒是忌补的,只有驱邪以后再补。
生姜是温散药,而薄荷是凉散药,实际上就是帮助以上诸药来疏风解表清热。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甘草本身又有止咳的作用。
以上总共12味药,是治外感风寒湿邪,内虚不足这样的一个方。
败毒丸在临床当中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比如说长期的虚泻有一种方法叫逆流挽舟法,就是用的人参败毒丸,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探讨人参败毒丸的另一种用法。
文字:三维中医文化团队
图片:网络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
此处不做药品销售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81995.com/1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