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 关注养老 近期关于养老金被骗的案例越来越多,防止老年人诈骗短信每日一条。为了防止更多悲剧, 今日分享保健品诈骗过程和防范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益。
不久前,淮南警方端掉了一个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的保健品诈骗团伙,在打击过程中查获金条38公斤,涉案资金高达2亿元,有千余名老人购买过他们的保健品。而这些几百上千元买来的保健品,竟然只是成本10块的普通糖果!
在十倍、二十倍暴利的诱惑下,保健品诈骗屡禁不止。随着打击越发严厉,骗子也在不断翻新诈骗手段和花样,那么,要想知道如何防范,就要先了解骗子的诈骗心理,即他们是怎样引诱老人上当的?
- 目标固定——只骗老人
像我们开头讲到的案例,他们只针对50岁以上的老人售卖保健品。这是因为在年龄增长的同时,身体机能也在逐渐下降。对一部分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的偶然“不舒服”积累起来就会产生精神上的焦虑。对于另一部分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他们想尽可能地用最快的时间解决健康问题。这就正中了保健品骗局的核心——功效强,好得快,能涵盖大部分慢性疾病。当老人有一丝心动,进一步询问具体效果的时候,他们就上钩了。
- 小恩小惠抓住老人
保健品宣传最常见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线下专家讲座,这是因为老一辈人思想观念相对固化,对所谓的专家、医生更为信任。尤其是在各种头衔加持的“大师们”有意将保健品与药物的概念混淆,让老人们误认为这些保健品是“灵药”“神药”。
那有些人说了,我家里老人不会去听这种讲座的,那你真是低估了免费鸡蛋、免费体检、倾情回馈这种“免费服务”的诱惑力。骗子们会在服务期间通过闲聊了解老人的经济情况、家庭境况,找到老人的焦虑点,有针对性地告诉老人适合的产品。
- 亲情攻势,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
在信息化的时代,会使用手机上网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老人只会使用最基础的功能:微信聊天和线上付款,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在线下讲座或服务中获得老人联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亲情攻势,嘘寒问暖,获得老人信任。这时候,在网络上推荐一些产品,发送购买链接,那些不太会搜索信息或是过于信任骗子的老人就会付款购买,付款之后往往收不到货物,或者收到货不对板的东西。
- 现身说法,夸大疗效
在老人已经购买过产品,或是对产品有极大兴趣的时候,骗子们往往会找托夸大疗效。“服用一疗程有显著效果来感谢的患者”,使老人在现场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快乐,他们就会对产品就有更多的期待与寄托,需求更加强烈,这样就会促使老人持续购买。
在了解了骗子的诈骗过程之后,保健品骗局又要怎样防范呢?
1.引导老人正确评估自身状况,在不舒服时及时就医
2.正视老年人的健康焦虑,适当关心、引导老人走出焦虑
3.帮助老人把关保健品,在确需购买时,协助老人选择
能缓解老人焦虑,成就幸福晚年的是身为子女的我们,而不是保健品!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81995.com/1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