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橹
我们有许多成语或类成语的话语方式,这些话语方式大都是“四言诗”。何以会这样,恕我学识有限,无法考证和解释。不过我从这一类“四言诗”中,常常会读出一些“歧义”来,这就是我把它们称之为“诗”的缘故。
这里写到的“目空一切”,我原先以为是一个成语,后来到《成语词典》中去查,居然查不到,于是只能称之为“类成语”了。
“目空一切”,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形容某些人的自高自大的贬义词。我在20岁左右的某些时段,就是患有这种“病恹”的人。后来历经磨难,转眼间又过去了一个“甲子”还多出六年,进入了生命倒计时阶段。在偶尔的冥思幻想中,忽而觉得这“目空一切”,似乎可以作另一种解释。
“目空”的空字,其实是一个以虚代实的词。因为这空并非真的空,而是实物的代词。用通俗一点的说法,“目空”就是什么都看不到,哪里会有“目”而看不到“一切”的呢?它的真义应该是不放在眼里的意思。“自高自大”者,就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唯吾独尊。可是客观事物在那里,你不放在眼里它还是存在。所以,“目空一切”之所以成为“贬义词”,是对自高自大者的嘲讽而已。
还是来说说我现在对“目空一切”的歧义性解读罢。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生活阅历后,我觉得“目空一切”应该可以解读成,世事见多了,什么都应该看淡一些,不必斤斤计较于得失。作为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我们不必去同那些极少数事业成功的杰出者比较。我们的喜怒哀乐和成败得失,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实在是毫无影响的。它只是我们个人的一种命运,与国运毫无关系。我有时候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网喷”那种“豪言壮语”和“个人情怀”,好像只要他们一发号施令,“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气概,只能产生一种荒诞和无聊的感受。
在我看来,作为普通的平民百姓,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专业,小有成就也好,默默无闻也罢,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人生姿态,认准自己的生活位置。只要你有正常的人性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你就能度过自己平凡而有价值的一生。那些为了争夺名利而不择手段去巧取豪夺的人,或许会得到一时的满足,甚至是他一辈子的所谓荣光,但最终还是不会得到好的名声的。
我之所以会想到用“歧义”的方式来解读这个“目空一切”,并不是希望大家都以虚无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而是劝告所有正常的人,应该脚踏实地地过好自己这一辈子。从终极的意义上说,人都会走向死亡,这的确有点虚无。但是你要想到,能够享受到许多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和成败得失,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机会。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自觉的生命意识,懂得应该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地完成他一生的追求。我所理解的目空一切,就是所有外在的事物都视之为一种自然的存在,我们的一切行为,也是以顺其自然为依托。对于身外事物,我们能够理解的,便持内心认同的态度;而对那些不能苟同的,或远离之,或鄙视之。世界上的事情复杂多变,我们能够“目空一切”,便体现出我们心胸的包容性。数十年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观察,让我深切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以及对待一些事物的态度,是很难求得完全一致的。因为各人视角之不同,再加上或有的切身厉害关系,我们不能强求别人一定要同自己采取同一种立场和观点。
我之所以会对“目空一切”产生这种歧义性的理解,可能还源于一句著名的“佛家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字,即相当于“目空一切”中的“一切”。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一切,既是色,也是空。“色”是它的具象,而“空”则是它的抽象。我们的人身接触的是种种具象,而我们的思想和灵魂经常碰到的都是抽象。一为有形,一为无形。人生就是在这种有形与无形的纠缠中度过的。
如果我们不局限在咬文嚼字上,而是把“目空一切”作为一种生存的姿态,那么,它的原来的贬义词的定位,或许就可以改变成自己立身处世的一种“座右铭”了。当一切事物你都能顺其自然地对待,你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当你认同了每个人都是按自己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机遇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时,你也会放弃许多患得患失的心理。你不必因为有些人不如你而产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平凡而正直地做一个历史的匆匆过客,或许就应该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最佳选择。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我们这些平凡而普通的平民百姓的辛勤努力,才有了巨大的社会能量和财富,但是就个人而言,每一个人的能量和财富的拥有,却又是极其微不足道的。我们也许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地位,但是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做人的方式。在这方面,我非常欣赏曼德拉的那句话:“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以扭曲如蛆虫”。
不知道读到此文的读者们,是否同意我的这种拙见呢?
作者简介:
著名诗评家,扬州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
【来源:扬州网_扬州文化】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81995.com/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