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断背山》的跨文化叙事
作者:黄凤有、贺智妮 、次仁卓玛、郭凯琳
?简介?
影片《断背山》由华人导演李安执导,改编自安妮·普鲁所著的同名短篇小说。影片讲述了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恩尼斯与杰克两位男性从相识到相恋最后天人永隔的爱情故事。
?内容概括?
1963年夏天,杰克与恩尼斯一起在断背山的牧场工作。山上的条件非常艰苦,天气恶劣、荒无人烟,在这样单调而苦难的环境下,两人逐渐从生疏到熟悉,互相敞开心扉。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两人同睡一个帐篷,荷尔蒙的爆发使两人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成为性爱伴侣。工作结束了,两人的生活回归原样,并且娶妻生子,恋情暂告一段落。四年后,他们久别重逢,但因为当时社会对同性恋情的歧视,他们未敢公开关系,只能按期偷偷约会。甜蜜的相处时光使两人忘记现实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影片以杰克不幸去世告终。
?前言?
《断背山》由华人导演李安执导,故而虽然这是一部美国西部爱情故事,但影片中无不充满东方的表现技法和文化价值观。
Part One
?
表现技法
?
中国艺术表现手法对神韵和意境非常注重。《断背山》虽然讲述的是美国的同性恋故事,但影片的拍摄手法、意境等方面都具有中国气息,使得电影的叙事较为平缓、优美,给人以溪水浅流之感。
受中国山水画的意象技法的影响,影片《断背山》在象征物的选择上非常注重呈现广阔之感。美国的断背山在李安的镜头里不是崇山峻岭的蛮荒之地,而是蓝天白云、林间明月、青草绵羊、人鸟自由的人间天堂。广阔的大地包容着主人公的所有悲欢离合,使他们能感受到脱离世俗的静谧之美。
在叙事上,电影采用了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在突出真实性的同时,又独具中国传统小说叙事上于波澜不兴中包含戏剧张力的效果。例如影片中恩尼斯与杰克四年后重逢的画面,李安并没有拍摄主人公相逢的激情戏,而是采用一长串的短镜头, 两人先是拍肩,紧接着一愣,眼睛中尽是爱恋,再是相拥相吻,用短短的几秒钟与几个细节描写,就生动地表现出来两人的焦燥与急切;随后镜头再迅速切入恩尼斯妻子艾玛在楼上的窥探,她的震惊、痛苦、心碎等复杂情感一一在神情表现出来,她枯坐在木桌旁的身影则将这些情感一一浓缩。
受东方元素的影响,影评注重“留白”,以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两人的放牧工作即将结束离开断背山之时,影片运用中长镜头,展现恩尼斯与杰克在高山草林处互相殴打、狂笑、流血的情景。又如在情节的处理上,杰克最后到底是死在妻子所说的换胎意外上?还是恩尼斯想象中的被人以私刑殴打致死?影片并没有给出答案,这种开放式的结局给予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得他们能够在留白处反复体味,由自己不断地琢磨影片的中心思想,而不是仅仅是在影片既定的框架之下进行体会。从这一层面来说,较之一般的剧情片,《断背山》更胜一筹。
Part Two
?
文化内核
?
影片中李安为西方式的同性恋情注入了中国式的文化思考。
1、家的观念:
“家”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社会的组成根基,还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在原著中,读者对主人公杰克和恩尼斯的家庭状况,多是经由两人的谈话获知,家庭处于后景地位。但在影片里,为了展示两人如何面对家庭压力与社会习俗,家庭占据了大量篇幅,它以高扬的姿态成为杰克与恩尼斯恋情的主要障碍。在20世纪60年代,同性恋在美国是不被家庭与社会所容许的,因此,从这一层意义来说,同性恋是反家庭的。但是影片却对家庭伦理这一价值维度进行了大力的强调,如恩尼斯具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即使家庭生活并不美满,同时背负着巨大的负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逃离,当杰克提出要私奔之时,他很生气地拒绝了。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影片对家庭给予了反向肯定。李安由此实现了为美国式的家庭注入东方文化“家”观念的目的。
2.家长制:
家长制是中国家庭制中的重要核心之一。露琳的父亲很有钱,非常瞧不起杰克,直接称呼杰克为“牛仔”,并且命令他做事。可见在家里杰克的地位微弱,他是被剥除话语权的外人。在影片的后半段,有一段露琳父亲与杰克发生正面冲突的场景,冲突以杰克胜利为结局。这一场“夺权”运动,宣告着杰克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父权的专制,夺回了家庭的主导权与话语权,成为掌握局面的家长。然而父权的压迫还有另一个来源,即杰克自己的父亲。杰克希望自己死后的骨灰能埋葬在断背山,但父亲以一种不可挑战的家长权威否定了这个行为,表示杰克没有特权,骨灰只能葬在家族坟墓里。可见杰克一直是处于父权之下的。
美国影评人弗兰克·里奇评论《断背山》是美国同性恋具有历史性的地标:“将不一样的事物带进流行文化市场中。”这种“不一样的事物”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呈现的中国元素。李安完美地将中西文化结合,向我们展现了边缘化的同性爱情在传统家庭与社会困境中的挣扎。
?结语?
华人导演李安从东方艺术的视角、疏离和边缘化的处理向我们缓缓展开了这样一部跨文化交融,充满意蕴,引人深思的电影,抒发了平等和博爱的价值观,呼吁爱情平等,给予人们以包容与忍让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美]安妮·普鲁著,宋瑛堂译.断背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 张柏柯.《断背山》与东方美学的唯美超越[J].电影文学,2016(13):130-132.
[3] 吴先泽.从《断背山》创作看西方视域与东方意蕴[J].电影文学,2017(05):54-56.
[4] 李佳琪.以“禁断”为名:《断背山》中的含蓄之美[J].戏剧之家,2018(21):88.
[5] 西晶.《断背山》的改编策略与审美延拓[J].电影文学,2015(22):112-114.
说明:
1.本文为黄凤有、贺智妮、次仁卓玛、郭凯琳同学在湖南大学“文学名著电影改编”课程中的作业成品,提交于2022年6月。
2.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后台授权。
3.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次仁卓玛
审核:陈伟华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81995.com/8818.html